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多途径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时间:2018-11-12 14:25 点击: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坚持“立足重庆、传承文化、服务基层”的发展定位,主动承担起文化建设职能,以专业建设为载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教学体系,通过特色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等多种途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一、以特色专业建设为载体,加强非遗人才队伍培养  

        2008年,艺校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灯歌舞剧团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书,在秀山地区举办花灯班。 2011年,创作群舞——秀山高台花灯《喜》,摘得全国舞蹈赛事最高水平的第九届全国舞蹈大赛优秀表演奖。2013年,秀山花灯获批教育部、文化部、民宗委联合立项的首批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学院于2014年开设戏曲表演(川剧)专业,2016年该专业被定为第二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川剧专业携手艺术院团,实行全免费、订单式、包就业的培养模式,培养川剧艺术人才,推进川剧艺术的传承发展。  

二、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提高非遗传承保护能力  

        学院拥有德高艺强的师资队伍,其中硕士、博士占50%以上。学院以“跨界 融合”为思路,针对专业开设特点,采取兼职、外聘方式将民间艺人、能工巧匠、工艺大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作为主要师资。一是鼓励校内专任教师到非遗保护中心、工作室、工作坊,通过“师带徒”、专题讨论学习等方式学习实践,提升专业技能,培养一批具有教育能力和专业能力兼具的“双职型”教师。二是支持传承人群、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科研,聘请非遗传承人作为专业带头人,成立大师工作室,邀请非遗大师担任兼职教师,与专业教师结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完善授课教案。三是建立以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实习教学计划,发挥学校专业教师和非遗传承人的双导师教学作用,专业教师突出专业技能教学,师傅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从而使师傅成为企业“教师”,形成类似于教师与学生的新型师徒关系。  

三、以研培工作为平台,加强非遗传承人群培训  

        2015—2018年,共开设蜀绣、烙画、梁平竹帘、荣昌安陶等方向共8期非遗传承人群培训项目。各期培训项目着眼于“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增强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力,提高中国传统工艺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学院积极构建集教学、研究、培训、技能鉴定、创作于一体的共享型、生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致力于将重庆非遗文化的发掘、传承、保护、研究和培训机制引入传承教育基地,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